村民正忙着采摘蔬菜。
●杨俊文/图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嘉陵区各地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春耕生产。2月23日,笔者在嘉陵区金宝镇看到,原来的部分撂荒土地又见生机,田间地头人头攒动,铲草犁地,打药施肥,呈现出一派繁忙复耕的农忙景象。
近年来,金宝镇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解决土地撂荒问题,通过政策激励、技术保障、完善基础配套等举措,目前已开垦撂荒地7000余亩。
创新模式,复耕复种稳推进
走进金宝镇川主宫社区土地复耕现场,几台挖掘机正在进行清除杂草作业,一片片杂草被连根拔起,在挖掘机的助力下,原本荒芜的撂荒地变成了可耕种的良田。
“我镇积极探索撂荒地复耕扩种长效模式,全面推动撂荒地复耕扩种工作高质量开展。”金宝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吴德斌介绍,结合春耕生产这一关键节点,该镇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启动撂荒地底数摸排工作,按照有无水源保障田、一二三类土分类统计撂荒地面积并迅速安排机械进场整治撂荒地。
在金宝镇槐树坝村复种后的小麦基地,只见大片嫩绿的麦苗随风摇曳,在春雨的滋润下,麦叶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青翠欲滴,长势喜人。
“去年,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一片荒地,现在复耕后已经种上小麦。”吴德斌介绍,过去,金宝镇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严重不足,出现大面积撂荒地。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撂荒地复耕扩种长效模式,组织村集体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发撂荒地4500余亩,并将整治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吸引本地近300人就近务工。
目前,该镇已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37个,建成标准化产业园2个,带动发展水稻、花椒、柑橘、高粱、黄精等各类特色标准化产业基地1.5万亩。
订单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快
眼下正值青菜头收获时节,走进金宝镇水库沟村,30余名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摘、分拣、装车,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我们与眉山市青神县旭祥蔬菜食品加工厂签订了供销合同,实行660元/吨的保底价上门收购,这大大增强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嘉陵区晨裕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斌介绍,今年他们流转并复耕了600余亩撂荒地,为了使土地不留空,计划青菜头收获后,立即栽种高粱。
“今年,金宝镇计划种植高粱14000亩,并与四川凸酒酒业有限公司签订了酿酒高粱种植订单,实行2.4元每斤的保底价收购。”吴德斌告诉笔者,“订单农业”由企业免费提供种子、技术,实行订单种植,从高粱种植到收购,真正实现产销结合,确保产业发展稳得住、能致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据了解,金宝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销售组长的专班,积极与四川凸酒酒业有限公司、嘉陵区供销社、好土优土等本地企业洽谈,签订“订单农业”,实现撂荒地产业培育同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南充形象馆一隅。 5月9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日前,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四川省商务厅指导的第二届中国西部跨境电商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
南充展馆一隅。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罗琴文/图 5月5日,第二届中国(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南充受邀参加。在南充市经济...
活动现场,展出的产品备受市民青睐。 4月27日至5月1日,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顺庆区人民政府承办的...
市民选购面条等本地农特产品。 市民选购西充特产狮王糕。 活动现场,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 展位销售人员向市民介绍促销活动。 乡约南充嗨购五一农特...
联系我们
电话:0817-2719266
传真:16
地址:南充市北湖路99号“恒河罗曼威森”11楼。
邮编:637000
邮箱:1103197942@qq.com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 好充食